首页

舔脚调教视频在线播放

时间:2025-05-24 06:04:46 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二级巡视员王小龙接受审查调查 浏览量:20936

  中新网乌鲁木齐10月12日电 (陶拴科)在距离新疆哈密市区约30公里处,矗立着一座颇具规模的换流站——天山换流站。这里是“疆电外送”第一个特高压输电工程——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起点,被形象地称为“哈郑直流”的“电力心脏”。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用电安全。

  国网新疆超高压分公司天山换流站检修二次班组副班长王尚德,是一名“90后”电力“老兵”。他和同事们用无数个昼夜,构筑起天山换流站坚不可摧的防线。

王尚德和同事查看数据。陶拴科 摄

  十年磨一剑,电力高速跨越天堑

  2014年,大学毕业的王尚德从山西来到天山脚下的哈密。那一年,恰逢天山换流站建设的初期。从最基本的术语学习、下令操作,到逐渐摸索处理故障,再到后来能够独立完成解决各种难题,王尚德在不断查阅资料、请教同事和专家中,逐渐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

  “刚工作时,总觉得在学校学的东西已经够用,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王尚德说,每天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好多都是从实践中慢慢学习领会,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王尚德抢修换流阀设备阀塔漏水缺陷。受访者供图

  凭借一股拼劲,王尚德在2024年被任命为检修二次班组副班长,作为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的他如今已能独当一面。

  备战大型检修,守护绿色电能安全

  今年9月下旬,天山换流站迎来一年一次的大型综合检修任务。为确保缺陷无遗漏,检修前特别开展了无人机飞检工作,对高空设备进行巡视检查。

  作为天山换流站直流运检的技术骨干,王尚德和同事们已经为此备战了一个多月。

  深夜时分,天山换流站机房内除了设备运行声,还能听到运维人员忙碌的脚步声。王尚德和同事穿梭在设备区,对全站的设备进行红外测温检查,查找可能出现的异常发热点,为绿色电能的安全输送保驾护航。

  细节决定成败,安全重于泰山

  走进天山换流站阀厅,映入眼帘的是一组组银白色电力设备。三四十米高的厂房内,金属墙面泛着银灰色的光泽,恰似一个足球场般宽敞。

  王尚德主要负责站内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其主要任务。这些设备包括自动化设备、直流控制设备、换流阀、阀冷系统、二次安防设备等。

  “那次处理夜间阀塔漏水故障时,真的非常着急。”王尚德回忆说:“悬吊在阀厅中的换流阀阀塔距离地面十几米,作业高度和难度都很大。我和检修人员乘坐阀厅专用升降作业车,人在车上稍微动作大一点车身便会摇晃。在上面换水管,工作了近五个小时,感觉特别累。但想到能安全供电,这点累不算什么。”

  按照“日比对、周分析、月总结”工作要求,王尚德和运维人员每日进行设备运行数据分析后,对在线监测装置、设备状态和相关数据及时进行记录分析总结,研究变化趋势,做到全面掌握设备状态。

  除正常的设备检查外,王尚德每月还要专业巡视一次。他仔细检查电力监控系统中的每一条异常告警,秉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检查确认所有的故障信息,消除各类缺陷。

  正是这份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才使得天山换流站能够始终保持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

  银丝飞渡,点亮万家灯火

  在茫茫的戈壁深处,天山换流站高耸的铁塔和错落交织的特高压线路,将电力源源不断地安全输送到目的地。

  十年间,天山换流站累计外送电量达到3880.59亿千瓦时。按照一个普通家庭年用电2500千瓦时测算,这些电量可满足1.47亿户家庭一年以上的生活用电需求。

  为保证安全输送,王尚德在各工作面穿梭忙碌着。他手持手电筒、对讲机,一天至少要接打200通电话,日行3万步。

哈密市天山换流站外750kV交流场。陶拴科 摄

  “从哈密天山换流站出发,途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六省区,到达郑州中州换流站,线路全长达2192公里。”王尚德介绍,加上变电站地处戈壁深处,夏战酷暑、冬斗严寒,都给维护带来极大挑战。

  然而,正是这些挑战和困难,铸就了王尚德坚韧不拔的品格。他远离家乡和亲人,始终坚守岗位,守护电力线路安全,将光亮送向四面八方,点亮万家灯火。(完)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应急管理部发布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有观点认为,特斯拉FSD入华或将加速中国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应用。“FSD入华肯定能加快自动驾驶相关体系的规范和优化。同时,中国丰富的商业应用场景也有利于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百花齐放和量产规模的快速放大。”4月30日,浩数资本执行董事陈国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看好移动商业机器人、低速场景、封闭场景和中国优势明显的硬件产业链。”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有约8000人预报名

连日来,在尉犁县,由两个“90后”种植管理的3000亩“超级棉田”正在采收。只见采棉机轰隆隆驶过,像一把大型推子,将白透了的棉田剃个精光。

【澜湄印象】在老挝体验乘坐中老高铁——澜沧号

1920年,浙江义乌的一间柴屋里,两条长凳一块铺板,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妈妈进门一看,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这个小伙子就是陈望道,他当时正在浙江义乌的家里,通宵达旦埋头翻译《共产党宣言》。

国家卫健委: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就诊率达到90%以上

沙畹被马伯乐誉为“全才”汉学家,在诸多领域卓有建树。但随着时间流逝,沙畹学术工作中涉及的某些主题难免会被遗忘,而学术的发展也必然会加深和丰富对一些经典议题的理解。因此,国际汉学界的很多师友,包括一些中国学者,都希望系统性回顾现代汉学发轫的关键时期,重新审视早期汉学家关注的根本问题。这能为当今学者在更宏观的历史维度上确认研究主题的价值和研究策略的有效性提供重要参考。

沈阳杂技剧《先声》用杂技艺术谱写英雄赞歌 首次预演获好评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